近年來,隨著電子產品的普及和人口老齡化趨勢加快,眼科疾病發病率越來越高,其中干眼患者人數越來越多。業內人士表示,龐大的干眼患者基數帶來了巨大的需求藍海,國內醫藥企業紛紛布局干眼賽道,在其細分方向持續發力。未來,緊跟市場發展趨勢、產品質量過硬和高服務水平的企業,將走得更穩、更遠。
干眼患者基數龐大
干眼對患者的生活質量和工作效率造成明顯影響。近日,從事IT行業的李先生告訴記者,他連續多日熬夜觀看巴黎奧運會比賽后,因眼睛干澀發癢就醫,最終被確診為“干眼”。
記者了解到,干眼為多因素引起的慢性眼表疾病,是由淚液的質、量及動力學異常導致的淚膜不穩定或眼表微環境失衡,可伴有眼表炎性反應、組織損傷及神經異常,造成眼部多種不適癥狀和(或)視功能障礙。
“頻繁使用電子產品、睡眠不足、長時間處于空調房等,都可能誘發干眼。”眼科專家表示,近年來,干眼就診患者呈快速上升趨勢,目前眼科門診中干眼患者比例達30%。
據統計,我國干眼發病率約為21%至30%,干眼已成為僅次于近視的第二大眼部疾病。2020年發布的《國人干眼多中心大數據報告》顯示,經常使用視頻終端者干眼發病率高達93%,佩戴隱形眼鏡患者患病率高達90%。
“干眼已成為累及全人群、全年齡周期的一種眼部疾病。”首都醫科大學附屬北京同仁醫院眼科主任接英介紹,干眼按嚴重程度可分為輕度、中度和重度。其中,輕度可有眼睛干澀、眼癢、視疲勞等癥狀,中度除上述癥狀外還伴有眼睛異物感、疼痛、視物模糊,重度則是指眼睛已出現器質性損害,一般需要長期用藥治療。
接英提醒說,干眼如果沒有采取及時有效的干預措施,病情會逐漸加重,嚴重時甚至可造成眼表細胞脫落,對視力產生不可逆的影響。
干眼市場需求迸發
眼科專家提示,如果懷疑自己患上干眼,正確的做法是及時到正規醫療機構的眼科進行檢查,由醫生根據情況,指導患者選擇合適的藥物或采取物理治療。
干眼患病呈現的高發態勢,促使干眼市場需求迸發。記者了解到,為幫助更多人遠離干眼困擾,許多眼科醫院專門開設了干眼門診,以應對越來越多的患者。新的干眼治療藥物及物理治療方法不斷涌現,干眼的治療技術迅速發展,使臨床治療干眼有了更多選擇。此外,干眼護理作為非藥物治療的一部分,也有望帶動專業干眼護理行業的需求提升。
愛爾眼科醫院集團角膜及眼表學組副組長、愛爾眼科湖北省區副總院長曾慶延介紹,干眼治療可以分為藥物治療、物理治療和手術治療。藥物治療主要包括人工淚液、促上皮損傷修復制劑、局部抗炎及免疫抑制劑、促進淚液分泌藥物的應用等。物理治療主要包括熏蒸霧化、濕房鏡、角膜繃帶鏡、瞼板腺按摩、光脈沖理療及眼部SPA、熱脈動等。
以瞼板腺光熱脈動復合治療為例,曾慶延表示,其是瞼板腺功能障礙(MGD)物理治療領域的又一創新技術。日前,上海愛爾眼科醫院、武漢愛爾眼科醫院、北京愛爾英智眼科醫院等13家醫院已正式投入臨床使用。
艾媒咨詢首席分析師張毅表示,在大眾需求驅動下,新一代的眼科機構、護眼儀器、護眼保健品等產品品牌不斷涌現。當前,干眼護理市場正迎來快速發展的黃金時期。
醫藥企業積極布局干眼賽道
近年來,隨著居民眼病診療意識持續提升,我國干眼市場空間有望長期保持高速擴容態勢。東北證券日前發布研報,預計2030年基礎人工淚液和干眼處方新藥市場規模有望各自突破100億元。
人工淚液是干眼治療的基礎用藥,隨著技術的發展,越來越多新機制、更好的干眼藥物正在研發中,國內很多藥企通過引進、仿制或自研等方式紛紛加入布局干眼藥物。
東北證券指出,近年,國內藥企已向國家藥品監督管理局藥品審評中心提交多款干眼新藥的上市申請,我國干眼藥物市場新一次升級在即。干眼相關新藥的獲批將進一步充實我國上市干眼藥物清單,滿足更多因療效和耐受性問題而未經治療或治療不足的患者的治療需求。
天眼查數據顯示,截至目前,與“干眼”概念相關企業300余家。從地域分布上看,廣東、浙江、江蘇三地,“干眼”概念相關企業最多。從成立時間來看,24%的相關企業成立于1至5年內,成立于10年以上的相關企業占比36%。
記者梳理發現,近年來國內醫藥企業積極布局干眼賽道,在其細分方向持續發力,多聚焦于干眼檢測、治療藥物及相關設備的研發等。
據不完全統計,2024年上半年,已有至少7家布局干眼領域的相關企業獲得融資。其中,6月銜微醫療宣布完成新一輪融資,資金將用于推進瞼板腺設備和眼科手術機器人的研發等;5月在眼科AI領域擁有豐富技術積累的比格威醫療獲3000萬元融資;3月微清醫療的眼科和視光設備等獲1億元股權融資。
“企業需緊跟市場趨勢,加強產品創新和品牌建設,提升產品質量和服務水平,以在激烈的市場競爭中脫穎而出。”張毅說。(來源:中國經濟網 劉明)